浏览:4590
作者: 游黎 1:05pm 23/04/2002 早年的新加坡, 的确用的是法家。 曾几何时,在太平盛世成长的新一代,好逸恶劳,好高骛远。忧心忡忡的建国元老,东找西寻,终于见救于儒家思想。不得志几百年的儒家学说,总不能原套照搬。幸好有摇头晃脑的哈佛耶鲁学者,研究汉儒学,美其名为“新儒学”,可以礼聘教授,力挽歪风。 新儒学能抢救坐食其成的一代吗?台湾自大陆变色后的历程,并没有统一民族语文教育的荆棘。台湾的教育、社会风气,一直没脱离汉儒哲学太远,而台湾的新生代人生观,和新加坡的相比,儒气不到那里。比如,至少新加坡还出不了璩美凤那样“不儒”不耻的走红人物。 法家儒家,孰优孰劣,快找专家! 2002/04/06 编按:题目不佳,代为修改。
|
本文专栏 | 其他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