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4688
论爱国

作者: 路人
1:52pm 31/10/2002

每个人都爱母亲。

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祖国就是你的母亲,人能不爱自己的母亲吗?所以爱国是不用问为什么的,你爱就是了。

把祖国形容为母亲,当然很形象,也可以说很恰当。母亲是伟大的,没有人可以否定。但是这里的母亲是作为一种集体名词来用的,从整体意义上来讲。但是具体到某个母亲,我们也可以看到虐待孩子的母亲,有时候法庭也不得不把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交给其它人代为照看。这是一个理性与迷信的问题。我们可以相信一个普遍的道理,但是碰到问题还是要理性的去分析。理性的去做决定。

有人不相信爱国可以问为什么,不一定就是没有理性,可能是他懒得深入思考,只是跟着人家人云亦云,也可能是他把它当做是一条公理,认为没有思考的必要。

我认为爱国的感情可能源于下面的几个方面,

——故土情怀。人对于其生长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一种天生的依恋,这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于故土对于亲人的感情的关怀、关切而产生的愿意去爱护它保护它的意愿,这恐怕是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吧。

——国家利益。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单位,这个社会群体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有时候需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高于个人利益的地位。就是说国民有时候需要为国家做出牺牲。当然国民不可能做出无条件的牺牲,只作无条件的牺牲,而完全不看效果,那只是个奴隶,而不是国民。这个条件就是国民对这个国家有信心,相信这个国家利益从长远来说符合他的个人利益或者他的理想。对于个人来说,他爱国、愿意支持这个国家利益,关键取决于他对这个国家的政府、法律等等国家体制的信任程度和制约程度。

——个人利益。常常有人说祖国养育了你,所以你就应该爱国。不管说这话的人是怎么想的,这句话到是说出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爱国其实包含了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养育了你的意思,就是国家给了你什么好处,作为人类道德基本规范的知恩图报,你当然应该为国家效劳。但是做为现代人都知道,国家的开销其实也是源自于国民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可能会给你一些好处,国家也可能从你的手里拿走一些好处。关键在于你个人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和体会到国家给你的利益,和你愿意为这个利益做出多大的回报。

——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还没有一下子理清,但相对于上面几条,应该是比较次要的。

我想这些因素应该是从比较大的程度上左右一个人的爱国情怀和动力。当然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考虑的着重点也不会一样。有的人喜欢纯粹从感情出发,有些人喜欢强调理性思维,都是不足为奇的。从此得出的结论也会相差很大。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争得死去活来,可以打的头破血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也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是每个人自己的,后果也是每个人自己承担的。

我的看法是,爱国也是可以理性思考的。不是真的不可以问为什么的。


附录:



作者:路人 09:03am 23/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8:58am 23/08/2002


这是我放在别的论坛上的旧文章。最近爱国行情高涨,成了热门话题,所以把它改了改,放到这里来给朋友们批判。



作者:共享 09:44am 23/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9:03am 23/08/2002


        俗话说:子不嫌母贫,儿不嫌母丑!

        国家就是母亲,就是故乡.与生具来的情感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不可磨灭的情感.

        我这么想.



作者:嘉淇 10:35am 23/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9:03am 23/08/2002


爱国是不该受批判的, 不论以何种理由出发,都是该受到尊重的。
路人兄提到的几个爱国出发点,我认为,以个人对国家的情感是最
基本的要素,

有了对自己国家的情感,就自然的衍生对于一切有利自己国家的前
途与发展的关心,而作出无私的奉献与关怀。

曾经在一个聊天室内,看到一位16岁的新加坡女学生,开心的和国
外的网友在谈论,分享她参与国庆日欢腾气氛,并贴了国庆日的彩
照,结果引起几位平时聊天的好朋友的“攻击”:你的国家那么小,
人家手指一弹,不懂飞那里去了?”那女学生理直气壮的说:“我
们国家小,但是她还是我的国家啊!我爱我的国家没有错吧”。
其他网友还是一味的在说些轻蔑的话语,女学生说了:“虽然我母
亲长的矮小,她永远是我的母亲, 我还是爱她的, 难道你会嫌你
母亲长的丑而羞以告诉别人她是你母亲吗?”旁边的我立即给予支
持。 大家还给她鼓掌了。

觉得越是年纪小,“爱国”这口号就越真实,年纪大的都羞以启齿,
说不出口,其实心里是有那份”爱国的情怀。

至于移民的心态, 试图以他们的角度看待“爱国”这问题,他们爱
的还是自己生命成长的国家。对于目前生活的地方, 如果有利于自
己事业的发展, 或许他们会爱,不过那不算爱国, 只是爱这让他们
幸福快乐的土地,只是一份情怀。倘若在其他国家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基于对这块土地没有深厚的情感为基石,就会毅然的作出离开的抉择,
因为这种没有根基的爱是不稳固的。这样的说法没有对错的问题存在,
因为人人都爱生我,自小养我的母亲,难道你不是?


本文修改于: 10:40am 23/08/2002



作者:路人 09:28am 24/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8:58am 23/08/2002


一个政府想要培养人民爱国热情,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从故土情怀入手,建立一个有归属感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国家利益入手,让人民积极参加国家利益的制定和国家政治活动。
。从个人利益入手,充分照顾到国民的各种个人利益。




作者:费言 7:25pm 24/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8:58am 23/08/2002


路人兄的逻辑思维与分析水平,是我们这里面较高的一个,他说得对,要爱国,最好先弄清楚,国家是什么?你们也许会笑我放屁,我们唱国歌唱了几十年,连国家是什么还要问?

想请问一下,比较“爱国”的不乐小姐,国家的概念是什么?真正所谓的国家利益是什么?

路人说:

《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单位。》

《这个社会群体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有时候需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高于个人利益的地位。就是说国民有时候需要为国家做出牺牲。当然国民不可能做出无条件的牺牲,只作无条件的牺牲,而完全不看效果,那只是个奴隶,而不是国民。》

《这个条件就是国民对这个国家有信心,相信这个国家利益从长远来说符合他的个人利益或者他的理想。对于个人来说,他爱国、愿意支持这个国家利益,关键取决于他对这个国家的政府、法律等等国家体制的信任程度和制约程度。》

路人兄这几句话,算是解释了国家和人民的几个基本要害关系,也对等地说明了人民为何需要爱国的理由。

看过一部中国电影,记得其中一句话,这句话,相信可让中国的执政者和有所知的知识分子,永远作为警觉反思。

《我爱祖国,但是,祖国爱我吗?》

这是两个被“祖国”害到半死的知识分子,在要离开和“背叛”祖国时的心灵挣扎。

我听说,共享老妹参加过64天安门“爱国运动”,叫她来亲身谈谈当时学生们到天安门去“瞎起哄”,白白丢了小命,到底是为了爱国还是反国?瞎起哄也能算是爱国吗?

她会到新加坡来,除了个人的选择之外,和当时对“国家”的失望,甚至绝望,有没有关系?

看了吴俊刚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文天祥和宋朝的覆灭历史。

在古代封建王朝,管国家(朝政)是皇帝老儿一人的专利,百姓甚至百官都无权过问,建国明君把国家搞起来了,但传了几百年,到了败家子昏君手里,搞得国贫民困,外敌觐觎,那时,他就到处宣扬“忠君爱国”了,鼓励忠臣百姓和他一起抗敌保江山,玩到没得玩了,就鼓励忠臣和奴仆宫妃陪他一起跳海。国泰民安的时候,他们就说这是皇上洪福英明,大敌当前时就懂得叫你去死,还好,以前的人比较笨,愿意跟着去死的大有其人。

如果我是文天祥,如果我真的爱国爱民,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昏君推下悬崖,然后自立为皇,看看“国家”还有没有得救?因为国家落到今日的地步,都是昏君干的好事,不除昏君,如何救国救民?

64的英雄,民运分子,去了美国之后,呼吁美国国会中止给中国的最惠国贸易优待,因为他们的国家是个恶劣的专制国家。缅甸的民主英雄翁山淑芝,也曾有同样的卖国作法,最近才改变说法。他们真的不爱国,真的是卖国贼吗?

在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历史小说里,常有宣扬救民爱国的道理,不过,他们也常常以主角的口,认真地告诉读者,不要盲目地“反清复明”,清朝的明君还要比明朝的昏君好得多,亡国虽非得以,但是,在无奈的时代历史面前,国家利益如何衡定?民族大义摆在那里?这些,还得靠大智大勇大仁,去判断和取舍。

现在的社会比较开明民主了,人们开始懂得和“国家”讲数了,许多专制政体,伪装在国家名誉下的愚忠愚孝,已经很难运作了。

路人兄说得没错,要人民爱国,得先取决于他们“对国家体制的信任程度和制约程度。”

只有对国家体制有了真正的信 任,对国家权力和政策有充分的参与,有充分的民主制约信心,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公正,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和国家认同,否则,除了愚忠和盲从,一切的爱国论调,都是空话,都在自欺欺人。

爱国,还是不能不讲条件的,很简单,当大多数的人都觉得这国家,这社会是不公正的,是大有问题的,但他们毫无办法改变这些,像游黎先生所说的大意,移民的人,很多时候倒不是没饭吃,而是,对那个不良社会的不满看法,甚至是鄙视。这道理,在冷战以前的苏联,东欧,大陆,有大量的人希望尽快离开他们“混蛋没希望的祖国”,就已经为我们表演了千万次了,应该不必花精神去理解了吧!

爱国,也是要讲究民主监督的,没有民主监督的爱国法,什么恐怖的事都会发生。

不说不知,发动二战的根本口号,是以爱国号召为开始的。

希特勒高唱大日耳曼民族最伟大,发动欧洲战争,屠杀犹太人,是以爱伟大的德国开始的。

日本的战争祸首,发动侵华侵东南亚战争,也是用爱大日本国和天皇为幌子的,日本人爱国,一共用去了3000万条中国和东南亚人的性命。

老毛搞大跃进,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实是要自己谋权,他也聪明地打出爱国爱党的招牌,也恐怖地用掉了几百万条性命。所以,上面的人喊爱国,下面的人闭起眼睛爱国,这现象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倒霉时恐怕会有不测,上下如果要爱国,都要认真谨慎为上。

要认真爱国,依我看,最重要的,还是让教育部给下一代中学生,大学生,多开办点社会科学常识课程,老实认真告诉他们,什么是民族,国家,民主,政府,政权,公正选举,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还有,公民的民主监督义务,真正对国家的重要性。如果没这些常识,只让他们唱国歌,和异族儿童唱歌跳舞,你认为他们的爱国知识够吗?他们的爱国方法可靠吗?他们的爱国心理,爱国口号是理智的还是盲从的?他们会胡里胡涂被人利用吗?那么,他们是“真心”地在爱国吗?

这是个知识型社会,知识型年代,要爱国,也得有足够的爱国知识。爱国,要爱得清醒,爱得认真,不要瞎起哄,没知识,请好好进修,乱爱国是很危险的。




作者:共享 00:06am 25/08/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费言 7:25pm 24/08/2002


       费老哥,我这里真正的赞美你!!!!!

       你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能讲点故事了。

       89年的“六四”让多少精英的莘莘学子,离开中国。记得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在北京中关村的研究生楼,第三层楼里住着我的一个朋友,90年他要去美国之前,我去看望他,他告诉我,“六四”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座楼的光第三层楼里就走了将近20个人!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去了美国,他们的托福成绩都在600分以上,拿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去深造。

       记得前几期的《亚洲周刊》报道,去年,2001年,第一次中国的出国留学生人数与到国内大学留学的外国人数相等。

       我的新加坡的朋友当中,有一对上海夫妻,在新加坡奋斗了三年,全家拿到永久居留权时,全家回到上海,定居上海。2000年6月,我去上海,到她家做客。上海的她,与新加坡的她完全判若两人!新加坡的她,客居他乡,忍受一切的苦难;上海的她,昂首挺胸,自信极了。

       我被称为“生活在新加坡的人是猪”,就在那时。当时我们三个新加坡的永久居民在一起吃饭。其中一个台湾人,她在新加坡居住了20年之久,她戏称我为“生活在新加坡的猪”。有意思,现在回想起那篇我唯一上报的文章了。

       一晃眼,在新加坡我已居住了将近10年。回去北京的日子里,我好想念我家楼下咖喱鱼头的味道。不管人也好,猪也好,家,这里已经是我无法改变的家。

      





作者:蔡培强 3:57pm 02/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8:58am 23/08/2002


    我上文有提到,“爱国是赚不到钱的”,似乎是说,在很爱钱的地方,很难找到爱国的人,后来我作了研究才发现,连以前最不爱钱的共产党也都爱钱了,而共产党以前就是最爱国的!可见一个人是可以又爱钱与又爱国的,我错了!呜呜呜。

    说共产党以前不爱钱也不是很准确,共产党以前爱的是权,而当年不存在权钱交易的市场,所以无法体现权就是钱,后来改革开放了,搞市场经济,只要有市场,什么都能交易,所以很多有权的共产党就把权拿到巴刹去卖,但他们没有交易的经验,好多人一做生意,人头就落地。

    权钱交易其实是有合法和非法的,公权换公钱完全合法,叫国营,叫连营,叫发放经营权,等等。公权换私钱绝对非法,叫贪污,会枪毙,大家都知道,还有你不知道的,公权换公钱,公钱私管,单单收管理费,就富到漏油,这也是合法的,但有时间局限,也会被人质疑“不透明”,“黑箱操作”,掌权的人一换,就会说以前那个管钱的是非法的,现在由他管才是合法的,不断重复变换,所以说是“有时间的局限”。

    权钱能够交易,说明这世界什么大不了的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东西等值对换,所以我试图从这出发,努力去证明“爱国”其实是可以用“爱钱”来取代的。

    先得了解爱国有层次之分,“为国捐躯”最高,请注意里面有个捐字,当然没有钱啦,但有国旗覆盖,“为国挨穷”是第二层次,意思是能够到国外吃汉堡包的,却愿意够留下来一起啃番薯,老吴说的大概就是这种,而你原来就只能啃番薯的,就不能算是爱国了,但也有机会在第三层次表现一下,这就是费言兄介绍的:帮忙捡垃圾,叫作“主动自觉地建立一种文明公民的形象”,这就人人能办到,但有时这样爱国会给人笑成是“三脚”,“浩练”,所以最好在“爱国周”之类的活动期间才好表现一下。

    只要能证明这三种层次的爱国都可以用钱来解决,那我们只要赚多多的钱,就不需要爱国了,“为国捐躯”是没钱,但“为他国捐躯”却有很多钱,不是有所谓“雇佣兵”吗?给他们钱,他们就可以为你捐躯了,“为国挨穷”是很消极的,不是有一部电视剧叫出路吗?走出去就有门路,有门路就有钱,有了钱TT一点回来,大家就不必啃番薯了,至于检垃圾,那太简单了,花多几个钱请多几个外劳来扫地,就什么垃圾都不必捡了。

    我个人是非常希望能用爱钱来取代爱国,因为人人怕死,怕挨穷,讨厌捡垃圾,我也是,如果能多缴一些税,比如“爱国税”,我愿意更努力赚钱,也许很快就有理论家创造“爱钱就是爱国”说,写进党钢,呵呵,不要随便说不可能,资本家都可以入共产党了,这是什么时代啊?Broadmined, please!

    有了“爱钱就是爱国”的党纲,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以后就不会再发生叫人免费去爱国的事了,Nothing is free, 为何爱国就是free的呢?而且爱钱也变成与爱国一样神圣,没有人敢公开说他不爱钱了。

    不如就把本篇收进党钢好不好?


本文修改于: 01:42am 03/09/2002



作者:半调子 10:59pm 02/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蔡培强 3:57pm 02/09/2002


镭面最爱国!
你小心点啊小蔡头,不要以为我们的双语政策是摆美的。。
意思浅浅的酸话,还是看得懂的。。

你千万要记住,我但不能〃一天没有你〃。。
不要想得太美,是你的〃镭〃,没钱这坛还不早关门大吉了????

啊。。。。。周妹子,我又来也!



作者:蔡培强 3:56pm 03/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半调子 10:59pm 02/09/2002


    这就给半老爷说中了,老蔡最近懒得写东西,因为看到爱国是当今急务,所以放下公务来写这爱国文章,就是要为镭面最爱国创造理论根据,因为我们这里镭面很多,理论有了,爱国人士就增加了,就可以共赴国难,共啃番薯,但写了三天三夜,还是有不少漏洞,你还是帮忙补正一下,下次真的写进党钢,你的名字也会进入历史,呵呵!







作者:半调子 8:02pm 04/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蔡培强 3:56pm 03/09/2002


镭面最爱国已是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你竟然要倒回去一个党的层次,
真是对国家精神的蔑视(根本就是无视!你不会是阿柄的盲友吧?)

你去问问我国的民众,他们最知道的国家的各种机关,印象最深刻
的是什么?那当然是。。
~~~~~~~~~~~~~~~~~~~~~赚人民的钱~~~~~~~~~~~~~~~~~~~~~~~~
其他的如英明、聪慧、有远见、廉洁、效率等等,肯定有同感的人
没它多。这就如政府的廉洁,我们竟然在三甲之外一样,知道的人
肯定也不比它多。

我们国家的成就,不就建立在我们每年都能有盈余(就算在环球经
济大不景的当儿),赚了多少个亿的储备金吗?至于我们的国家究
竟曾做了些什么,好像都不甚了了,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是其
中一个,这好像有点不是那么爱国的表现!不过,我有交所得税,
总算也勉强算得上是好公民吧!?

总的一句,该赚钱的时候你竟然不去赚镭,而来写〃爱国与爱钱〃
的这种把国家精神降级的烂文,真是岛国不幸!一定是岛国前世欠
你的债!嘿嘿。。



作者:费言 9:10pm 04/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蔡培强 3:57pm 02/09/2002


不行啊。。。什么都见利忘义,很快就会卖国亡国啊!

哗。。。老蔡呀。。亏你想得出这种恐怖的卖国党纲?

钱多,不表示就能使鬼推磨,不能花钱请雇佣兵的,人家的钱比我们更多,你花钱请的雇佣兵被人收买之后,连打都还没打,都成了亡国奴了?

说实在的,现今世界,尤其是我们这种社会,要叫人去卖命打仗保家卫国,这问题实在叫人皱眉头。不说别的,连孩子学一种语文有困难,都能成为移民和背弃国家的理由,要叫人们做慈善捐款,还得用一辆奔驰车作奖金,那些中到汽车奖金的人,不知会不会觉得他在“无耻偷窃”那些本来用来救人的善款?他难道不为此感到不安?

那些拿了人民血汗,纳税人的钱的国家奖学金的未来精英,竟然毁约说国家挡了他们的财路,误了他们前途,认为赔钱了事,“令北”就不欠你们的,互不相干,以后两不相看。这些,看了真叫人恐怖心寒,说到要叫人卖命为国捐躯,还会从外国跑回来参加抗敌?咦。。。也许你相信,我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问问老蔡,会不会有一天,大敌当前,宠坏了的国人,却没半个要为国捐躯。有钱的,先都跑光了,跑不了的没钱穷鬼,也都人人学会先伸手说:钱来!钱来!没钱怎么爱国?Noting is free, 钱来!没钱,一切免谈!

你是看到这个危机,才发明“镭面爱国论”的吗?也许吧,可能有什么“化钞票为爱国力量”的什么创意方法吗?



作者:蔡培强 03:22am 05/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费言 9:10pm 04/09/2002


    我明明在写爱国文章,你怎么会解读成卖国文章,可见爱国与卖国只是一线之差而已。

    雇佣兵基本还是可靠的,有一定的信誉,否则早就不存在了,加上我们有“马力基打”可以唱,会更有把握!最近不是金牌姑娘上电视唱了吗?要天天唱,唱久就效忠了,这点我可以保证,音乐的感染力最强,那些雇佣兵上阵如果掉转枪口,只要用把小号吹出5123四个音符,马上就又掉回去,呵呵!信不信由你。

    如果象你所说有钱的都跑光了,穷鬼还能向谁申手要钱?反正大家都只剩下一条裤,战就不必打吧,再打下去如果失掉裤子就会蒙羞,还是投降算了,最少可保住自己的颜面。

本文修改于: 04:33am 05/09/2002



作者:吴俊刚 2:04pm 05/09/2002


回应: 原帖 作者: 路人 08:58am 23/08/2002


    《管子》所指的四维,就是礼、义、廉、耻。这是过去华文教育所灌输的基本价值观。受过十几年华文教育的人,一般说来,都服膺这么一套行为准则。因此,一个人知书识礼,有情有义,廉洁不贪,知道羞耻,都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反之,嚣张无礼、忘恩负义、罔顾廉耻的人,则必定会遭唾骂。

  这样的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是维系一个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要素。因此,管子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有人向政府伸手要钱去还手机费,吴作栋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中引述的这个现实生活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人们的价值观在悄悄改变的苗头。在一般人看来是羞耻的事,已经有人不以为然了。也许还觉得理直气壮呢,别人有,me too!(我也要!)

  过去,我们鲜少有父子、母女、夫妻、兄弟争产反目而闹上法庭的事,如今,这样的案子却屡见不鲜了。过去,人们是很注重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的,因为“耻”摆在第一位。现在,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以为然了,因为“财”摆在第一位,“耻”退居后席,甚至无一席之地也说不定。

  所以,我们要重造新加坡,看来还得花更大的精神来重新打造新加坡人的“心件”才行。这就是管子所谓的“守国之度,在饰四维”。这确乎不是一个重造新加坡委员会所能济事的。这没有瞧不起委员会的意思,而是因为,这是百年树人的大业,不是委员会一手干得了的。

  我们要加强国民与国家生死与共的的坚守情操,减少动辄离弃的事情发生,必须从整饬四维着手。当然,重造新加坡委员会也可以起一定的作用,它可以着力于尽量减少人们的离心力,协助纠正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偏差。

  关于礼义廉耻,顾炎武的论说很值得我们参考。他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精英,在顾炎武看来,尤其应该有耻。在他那个时代,指的是朝廷的大臣们,封建时代的士大夫阶级。他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过去的日本人是个很知耻的民族,可以说到了极端,为了脸皮而死不承认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国主义者曾犯下滔天罪行。不过,居于领导的人,不论公私部门,往往因知耻而引咎切腹,也是人所共知的事。现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似乎也已经在逐渐凌夷了。

  再看看近日的美国,大企业的总裁,弄虚作假的事件层出不穷,为什么?显然,他们的字典里早已经没有“耻”字了。我们所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一个人必须先有耻的观念,才能对他的行为产生制约的作用,一旦失去了耻,变成无耻之徒,那么,社会对他的任何声讨和鞭挞都只能是水落鸭背,毫无作用。这样的民风一形成,则国家危矣!

  耻为什么会在人们的价值观里消失呢?一个重要的关键是所谓的“教化”。顾炎武引述罗仲素的话说,“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把朝廷变成现代的政府,把天下换作现在的国家,这番道理未尝不适用于今日。




作者:路人
主题:论爱国
送交:转载


针对此文发表意见

本文专栏其他专栏

删除文章 修改文章